穿新鞋还会不会走老路 奔腾B30竞争力分析
2015年10月奔腾全新的紧凑型轿车B30下线,11月新车上市。B30是一汽奔腾“双A双B”战略下的一款重要车型。应该说一汽对于B30是寄予厚望的,B30在新的技术平台上进行开发,穿了“新鞋”的奔腾B30是不是还会重蹈覆辙,沿着奔腾以往车型的“老路”走呢?
奔腾B30肩负重任
奔腾B30的定位是自主品牌入门级紧凑型车,随着现在汽车市场个性化需求和细分市场不断再细分。单就紧凑型车市场来说就可以大致被划分为4-5个更加细化的档次,其中较高端的10万元以上紧凑型车市场完全被合资品牌车型垄断(大众速腾和丰田卡罗拉等),8-10万元区间则处于合资品牌入门级(大众桑塔纳等)和自主品牌高端紧凑型车(奇瑞艾瑞泽7等)交差的市场区间。而更低的6-8万元则是自主品牌入门级紧凑型车的市场,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廉价车市场。
在入门级的轿车市场上很多车型都和B30一样喜欢用“3”来命名自己的车型,其中就包括宝骏630、长城C30、众泰Z300、海马M3、风神A30等等。其实奔腾并不是第一次涉足这一市场,曾经一汽轿车推出过一个独立的品牌一汽欧朗,推出了欧朗三厢和两厢车型。尽管是定位小型车,但售价与现在的奔腾B30在同一区间。欧朗上市后销量一直很低,近两月甚至只有每月10台的销量。
一汽欧朗三厢
很显然奔腾B30的推出是为了弥补欧朗留下的空白,也确实要承认B30和欧朗相比确实强大了很多。但B30是不是会重走奔腾品牌以往车型不温不火销量走低的老路呢?纵观奔腾品牌,旗下轿车B90和全新B70都是中型车,也都拥有非常高的性价比,还有马自达的技术支持,但上市后销量却在持续走低。两款中型车都没有复制过去老款B70的成功。现在奔腾品牌的销售主力仍旧是B50车型,这也是现在奔腾的救命稻草。X80虽然也曾经有过不错的市场表现,但没有乘上SUV快速发展的这艘大船。
自主品牌近10年来车型销量和比重
近一年国内紧凑型车销量走势
近一年国内6-9万元车型销量走势
除了奔腾品牌自身发展不畅外,现在国内汽车市场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整体的紧凑型车市场,发展都受到了局限。无论是从近一年来紧凑型车整体销量来看,还是自主品牌轿车销量的总数和占比来看都出现了不小的降幅。可以说现在车市正是SUV持续发力,而轿车市场不断萎靡。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未来几年内轿车市场都不会有太大的增量,能够保持住现在的规模就实属不易。奔腾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继续加大对轿车的投入,既可以说是在押宝未来的轿车市场反弹,也可以说是因为自身产品体系而迫不得已的决定。
竞品车型对比
奔腾B30与竞品车型对比 | ||||
---|---|---|---|---|
车型 |
奔腾B30 |
悦翔V7 |
景逸S50 |
奔腾B50 |
发动机排量 |
1.6L |
1.6L |
1.5L/1.6L |
1.6L |
官方售价(万元) |
6.98-9.28 |
6.09-8.69 |
6.99-10.29 |
9.28-10.48 |
制表:车讯网 |
我们在B30与竞品车型的对比中选择的是同级别近期关注度较高的长安悦翔V7和东风景逸S50两款车。除了选取两款竞品车型外,我们还选择了奔腾B50 1.6L车型加入对比来作为一个参考。由于奔腾B50是“双A”中另一款车型,作为老车型现在市场优惠力度很大,最高在3万元左右,普遍也都在1-2万元之间,再加上曾经推出过售价仅为6.98万元的伙伴版,不得不说换代前的B50也是B30潜在的敌手。而且据网络调查数据显示,搜索奔腾B30的网络用户中,查看其它紧凑型车第二位的就是奔腾B50,也就是说在消费者的实际购车选择中,B30和B50也存在着某种“内斗”。
奔腾B30与竞品车型车身对比 | ||||
---|---|---|---|---|
车型 |
奔腾B30 |
悦翔V7 |
景逸S50 |
奔腾B50 |
长度(mm) |
4625 |
4530 |
4630 |
4615 |
宽度(mm) |
1790 |
1745 |
1790 |
1785 |
高度(mm) |
1500 |
1498 |
1526 |
1435 |
轴距(mm) |
2630 |
2610 |
2700 |
2675 |
制表:车讯网 |
奔腾B30后排空间
从车身尺寸来说,奔腾B30除了轴距之外,甚至都优于现款B50。这也就是两款车常常被拿出来做比较的原因。而和另外两款竞品车型来比较,景逸S50无论车身尺寸的大小还是轴距都完全领先于所有竞品车型,尤其是2700mm的轴距已经直逼更高价位的车型。
奔腾B30发动机
奔腾B30与竞品车型动力对比 | ||||
---|---|---|---|---|
车型 |
奔腾B30 |
悦翔V7 |
景逸S50 |
奔腾B50 |
发动机 |
1.6L |
1.6L |
1.5L/1.6L |
1.6L |
最大功率(kw) |
80 |
91 |
88/90 |
76 |
峰值扭矩(Nm) |
155 |
156 |
143/151 |
145 |
每缸气门数 |
4 |
4 |
4 |
2 |
缸体材料 |
铁 |
铝 |
铝 |
铁 |
变速箱 |
5MT/6AT |
5MT/4AT |
5MT/CVT |
5MT/6AT |
制表:车讯网 |
从动力数据来看,悦翔V7明显是优于其他车型,奔腾B30和景逸S50相对较弱。悦翔V7和景逸S50都采用了铝制发动机,而奔腾B30则还在使用铸铁发动机,不过相比B50上所搭载的发动机而言,每缸气门增加至4个,增强了发动机效率,油耗相比B50也更低。变速箱方面,奔腾车型采用的是5速手动和6速自动挡的组合,动力最强的悦翔V7自动挡车型采用的则是一台爱信4AT变速箱,档位最少,不过驾驶感觉却没有太明显的顿挫。景逸S50手动挡车型与1,5L发动机搭配,自动挡车型则使用了动力稍强的1.6L发动机,采用的是CVT无级变速箱。奔腾B50在对比中门只加入了1.6L车型,一是仅有1.6L车型终端售价接近其他车型,再者1.8L车型销量非常低,近几月都没有超过30台。
配置比较
在入门级的市场上,大部分消费者都是首次购车。而入门级消费者往往不会选择高配车型,低配车型才是销售主力。对于消费者来说实惠是最重要的,所以全系标配的配备往往是配置上一项非常关键的指标。所以我们就要把B30和几款竞品车型拿出来做个比较,所有比较都是以B30最低配6.98万元的手动舒适型作为参考。参与对比的长安悦翔V7和东风风行景逸S50,目前两款车在细分市场上的关注度都比较高。其中景逸S50和B30一样选用的是入门级车型,为6.99万元的手动豪华型,仅比B30入门级高出100元。而悦翔V7由于售价更低,所以选用售价相近的手动乐享型,售价为6.99万元。在相同价位的基础上进行对比也能更客观展现出各车型配置上的差异。当然B50入门级的手动舒适型也同样作为参考。
奔腾B30中控台
奔腾B30与竞品车型配置对比 | ||||
---|---|---|---|---|
车型 |
奔腾B30 手动舒适版 |
悦翔V7 手动乐享版 |
景逸S50 手动豪华版 |
奔腾B50 手动舒适版 |
官方售价 |
6.98万元 |
6.99万元 |
6.99万元 |
9.28万元 |
上坡辅助 |
|
|
● |
|
电动天窗 |
|
● |
|
|
真皮方向盘 |
|
|
● |
|
多功能方向盘 |
|
● |
|
|
驻车雷达 |
|
● |
|
● |
仿皮座椅 |
|
● |
|
|
后排座椅放倒 |
整体放倒 |
|
|
比例放倒 |
中控大屏幕 |
● |
● |
|
|
GPS |
|
● |
|
|
蓝牙电话 |
● |
|
|
|
日间行车灯 |
● |
|
|
|
转向辅助灯 |
● |
● |
|
|
雾灯 |
|
● |
● |
● |
后视镜加热 |
|
● |
|
● |
制表:车讯网 |
从与竞品车型的对比来看,同价位车型中,悦翔V7手动乐享版整体配置更丰富,尤其是多功能方向盘、电动天窗、仿皮座椅、GPS等舒适配置超越了其他车型;景逸S50则拥有上坡辅助和真皮方向盘两项高端配置,同时也是自己独有的;奔腾B30拥有日间行车灯、蓝牙电话、后排座椅整体放倒这些优势的配置,但是却缺少驻车雷达、雾灯、后视镜加热等实用性配置,在舒适性配置上更是不必多说。入门级的B50配置也更加简单,甚至没有其他车型都配备的刹车辅助、牵引力控制和车身稳定系统,但是后排座椅可以按比例放倒。
通过和竞品车型的对比我们能够清晰的了解在目前这一细分市场上奔腾B30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而且这些数据都是客观的,也是最直观的的。总体来看B30在同级别中车身大小、内部空间和动力系统表现都比较一般。而关注度较高的悦翔V7和景逸S50则各具优势。配置上来说,入门级的车型配置并不简陋,但由于悦翔V7售价更低,同价位车型中悦翔V7的性价比优势则更加明显。而景逸S50则突出部分舒适性配置,奔腾B30突出部分科技配置。虽然号称同级别唯一标配大屏幕和蓝牙电话的车型,但是在同价位车型来看,却丧失了优势。
与自身产品相比优势何在
说完了这些死板的数据,接下来就要谈谈配置表中没有的东西。奔腾B30这款车的技术平台并不是全新设计,而是基于与其颇具渊源的大众PQ34L平台,也就是老款宝来平台的加长版。这是奔腾品牌第一次采用大众技术平台打造车型,其定位高于以老捷达PQ32平台打造的一汽欧朗,但却低于其他奔腾车型。以往曾经热销的老款B70和现款在售的B50、X80都是出自马自达6平台。但B50为了降低成本,并没有采用马自达的动力系统,而是在大众老款铸铁发动机基础上开发。B30的发动机也在很多方面参考了大众EA111系列发动机。而现在销售的两款B级车B70和B90则均出自马自达睿翼平台。
B30应该说在外观设计上却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虽然整体上与奔腾以往车型相似,但细节上更加动感。六边形横幅进气格栅是奔腾的家族化特征,在格栅和灯组直接还带有黑色装饰,格栅和灯组好像融为一体。车尾设计则没有车头那么大胆,相对来说更加保守。但边缘微微上翘形成的尾翼还是比较动感。整体上来说B30相比以往的奔腾车型设计更加的大胆,也更加凶猛,外观设计确实是比同级别许多车型更大气。
奔腾B30高配车型内饰
悦翔V7内饰
景逸S50内饰
奔腾B50内饰
与外观设计的张扬风格不同,内饰设计相对死板,但布局和搭配都本着简洁的风格。单纯从视觉角度上来说,B30内饰设计还算是过得去,但如果看看做工就会让人大失所望。内饰用料全部为低成本的硬质塑料,这在同级别中倒不是没有出现过。但B30的内饰做工无论是视觉上还是实际接触后都会给人非常廉价的感觉。单单就内饰做工和用料来说B30确实不够厚道,不仅没法和同级别其他车型相比,连老款在售的B50都无法企及。这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B50尽管车型较老,但还是能够凭借售价优势和做工优势来参与和B30的竞争了。
小编说说
奔腾B30上市之初确实凭借着全系标配的大屏幕、蓝牙电话和颇具杀伤力的外观吸引力消费者和媒体的关注,这些也都是B30的核心竞争力。但是静下心来和同级别的车进行比较后我们会发现性价比不高也许会制约B30未来的销量。不单是和前文中提到的车型对比,即便是其他关注度较低的竞品车型中,包括长城C30、吉利远景、海马M3、风神S30等都更具价格优势。当然还有很多消费者购车不够理性,喜欢凭借外观、内饰等等直观的感受来选择。这部分消费者在现实中其实有很多,应该说B30只抓住了其中的一半,那就是炫酷的外观,然而内饰的粗糙确实让很多人难以接受。
B30在一汽奔腾需要走销量和产品质变的时候上市了,然而遗憾的是B30上市后除了外观并没有给人焕然一新的表现。也许奔腾更多的是需要自己的正向研发,需要的是诚意,而不是所谓“成熟”的技术。未来奔腾还将会推出SUV车型,笔者不敢妄言未来B30和奔腾SUV的销量。消费者恐怕更期待的是奔腾的改变,而不是穿新鞋走老路。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