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碳纤维这么牛逼 怎么就没有轮圈制品?

2016-07-04 11:13 来源:牛车网 0

­  碳纤维这么牛逼 怎么就没有轮圈制品?

­  牛车网网友纯情小火机 答:

­  碳纤维,广泛应用于航太、医药、军事等高精尖的领域,在汽车行业,碳纤维以其极高的强度 / 质量比、稳定的性能和美观的花纹而备受推崇,而车主的潜意识中,碳纤维只需要用两个字概括:轻、强!当然,这两个字所表达的正是性能玩家最热衷的东西。我告诉你吧,这个世界上是有碳纤维轮圈的单品,那么你会买啊?来来来,拿着一捆 20mm 厚的百元大钞就可以把它们带回家了!

­  言归正传——日本 BBS 轮圈品牌的工程师说过,非簧载质量下,轮圈重量减低 1kg,就相当于整车质量降低 15kg,进而说明,轻量化轮圈能为动力性能带来更好的反应力,如果在早 7-8 年提到这个问题,也许没有能肯定回答你这个可能性,但现在,有些轮圈厂商能生产出更高规格的碳纤轮圈产品,但仅局限于少数的改装厂商,还有不少车厂与改装厂合作,未来实现量产的可能性大大提前,整个碳纤制品的售价也会大大减少,但是,现在我们只能回顾与观望这项技术,因为老百姓们的闲钱还不够多。

­  【回顾半碳纤 / 全碳纤轮圈单品】

­  2008 年,一款名为 DYMAG CARBON 的半碳纤轮圈出现,其采用干碳纤制作轮圆,而条幅则保留金属材质而选用最为轻量的镁铝合金。据资料显示,重量方面,20 寸轮圈轻了约 2Kg,也就是说,如果每个轮圈轻 2Kg、4 个轮圈轻了 8kg,而非簧载质量降低了 120kg,无论是操控性能还是动力性能的发挥都具有很好的帮助。

­  2009 年,日本 Weds Sport 对外发布——采用干碳纤维成功制造出第一个全碳纤维轮圈,这是一款由 Weds Sport TC105N 单品为基础制作的碳纤版本,一个轮圈仅为 2.76kg,当时的售价为 8-10 万元之间。

­  下图是 WheelsAndMore 的半碳纤维轮圈。

­  接下来几年,市场上一波又一波的半碳纤 / 全碳纤的单品发布 …

­  大师级的 HRE 也有一款半碳纤轮圈单品。

­  其实,很多改装厂商已经掌握碳纤轮圈的技术,但成本高、产能低,所以,碳纤轮圈还处于概念阶段、又或者应用于高端的领域。

­  目前,市场上只有柯尼塞克 ( Koenigsegg ) 的超跑提了供碳纤维轮圈选装件。

­  【碳纤轮圈之展望未来】

­  无可否认,碳纤维是一件好东西,但它制作成本太高了。一款碳纤维制品的成形,需要非常漫长的环氧树脂(贴合剂)预浸泡,这是为了让每一根纤维都沾满环氧树脂,然后将碳纤维材料放进高温高压的"烤炉"之后,碳纤维丝与碳纤维丝之间才能紧密贴合,进而将纤维丝的抗拉力转化成受力强度 . 预浸泡很重要,但也占用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再加上生产碳纤维的成本是金属制品(等量)的 20 倍左右,这也就是阻碍了碳纤维的大规模使用的主要原因。

­  早两年前,BMW 说:两年后让碳纤轮圈实现量产,先别说 BMW "食言",在此之前,BMW 车厂对碳纤维研发事业投入 6 亿欧元在德国(莱比锡)建立全球最大的碳纤维工厂,用以制作纯碳纤维、碳铝混合材料的轮圈,他们的决心是非常大的。

­  而 GmbH 厂商(为 BMW i3/i8 生产碳纤维部件)优化了一项高压喷注环氧树脂的技术——将已经预压成形的碳纤维布工件,放入压力铸造成形的阴阳模具中间,再往夹具内喷射高压的环氧树脂,环氧树脂在压力下快速渗透到纤维丝里面,以代替费时而且难以实现自动化的预浸泡。BMW i3/i8 身上的全碳纤维乘员舱是最新的成果(如果没记错的话),而这也足以证明了碳纤维拥有成本大幅下探的可能。假如这项技术成熟的话,将会使碳纤维开发的生产成本降低至 10% 又或者更低。

­  下左图是 BMW 纯碳纤轮圈,下右图是碳铝混合材料制作的,轮圈是以碳纤维制作轮圈的外圈,轮圈条幅则是铝合金制成。

­  尽管 BMW 信誓旦旦地宣布碳纤技术将大量运用投入到量产车型,但是除了让人"无限期待"之外,率先搭载于量产车型的却是 Ford 车厂,目前包括 Shelby GT350R Mustang、Ford GT 的配备清单已经有"碳纤维轮圈"选项了,而 Ford 之所以能够比 BMW 抢先一步,其实便是与来自澳洲的 Carbon Revolution 合作的缘故。

­  Carbon Revolution 并不是生产碳纤维轮圈的第一人,但显然的是,他们已经掌握了碳纤维轮圈的量产秘诀。除了 Ford 之外,GM 集团的轻量聚合材质研究工程师也表示,GM 已针对碳纤维轮圈进行强度、耐久性、损耗情况与维修可能等方面进行评估,如果一切顺利,那么也将采用 Carbon Revolution 的单品,未来有可能将"碳纤维轮圈"放到卡迈罗和克尔维特等性能车款的选配清单中,并进一步提升它们的转向反应与操控表现。国内是否提供?显然,糟糕的路况是一个问题,显然,你有钱就不是问题。当然,不如期待一下凯迪拉克 V 系列车型有没有碳纤轮圈,这样更接地气。

­  所述的 BMW 不是重点、包括 Ford 和 GM 也不是重点,重点是,碳纤维轮圈技术在被更多改装厂商和整车厂商推上研究之路,这是一个很好的消息。不过,第一批的尝鲜者绝对不是普通车主,哪怕大量的碳纤轮圈面世,价格依然居高临下,没有普及的年代里,你只好认命咯。

新闻推荐

到头了;
下一条:买菜车的抉择 日产轩逸对比丰田卡罗拉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