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评中国汽车市场:本土车华而不实合资是出路
德国《AutoBild》杂志就中国本土汽车、中国市场及电动车发展前景予以了评论。
从北京或上海等大城市街道上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就能看到中国快速发展的步伐。这种发展速度超过了本国生产力增长节奏,导致了中国人对发达国家奢侈品需求的增加。在汽车领域,欧洲制造商如大众汽车、奔驰和宝马在近几年从中国市场对高档豪华车的需求中不断获益。然而,中国政府或出于保护主义将对欧洲进口车征收惩罚性关税。这一决定必然会影响欧洲汽车制造商,但是是否能够帮助挽救本土汽车发展疲势,实现雄心勃勃的增长目标?具体文章内容如下:
中国本土车华而不实、
新款长安睿骋技术上还不如老款福特蒙迪欧
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有逾100家汽车制造商参与到抢夺市场份额的战争之中。虽然竞争激烈,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也没有放弃,不断推出新车来企图增加其竞争力。然而,这些贴有中国制造标签的汽车们并没有给我们什么惊喜,即使他们在外观上看上去还是极具诚意的。一旦我们放大这些车的细节,观察结果往往让人失望。这些车的制造技术很落后,如新款长安睿骋技术上还不如老款福特蒙迪欧。而且在材料的选用上也无法遵照国际标准,这让新车在驾驶安全上就无法给予客户承诺。
进口车惩罚性关税影响不大
因为欧洲汽车制造商如奥迪、宝马和奔驰在中国的主力产品如奥迪A6、宝马5系以及奔驰E级的生产都基本是在中国完成,所以惩罚性关税对他们的影响并不大。但是豪华车如奥迪A8、宝马7系以及奔驰S级要从德国进口到中国,就不得不缴纳25%的惩罚性关税以及奢侈税。例如:玛莎拉蒂总裁在中国的售价是330,000欧元(折合人民币约264万),这相当于德国售价的两倍多。但高昂的售价也并没有影响到这些进口豪华车的销售,因为中国的富人们总希望通过这些豪华车来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地位。从这个角度来看,惩罚性关税也并没有太大威胁到市场发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