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的问题根本不是换标 设计才是首要问题!
其实关于比亚迪的车标问题早就已经被说烂了,别管是媒体还是车友,一定都聊过这个话题——比亚迪要是把“BYD”的标换了,肯定会有更多的人选择它。
王传福究竟怎么看“BYD”这个车标,我们不得而知。但显然这三个字母已经成了比亚迪经销商心中的痛,消费者调侃不说,招个销售顾问都忌讳三个字母的谐音。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王传福不学学奇瑞、吉利,做个高大上的子品牌,很容易就能解决车标的尴尬。
实际比亚迪的问题真的就只在这个让人诟病的车标么?我看未必,对于比亚迪来说,问题不仅仅是“BYD”三个字母这么简单。
设计是比亚迪面临的首要问题。
作为一个自主车企,比亚迪首先面临的就是设计问题,这个问题我也曾在“韩系车给自主品牌上了一课”里说过,有的国产车技术先进,配置也不差,可就是卖不好,为啥?关键在于车型设计感不强,细节做工处理不到位,看起来给人档次很低的感觉。就像是比亚迪,拥有让奔驰甘心合作造车的新能源技术,但是设计方面总是差强人意,许多人看在眼里也只能“怒其不争”。
早几年大家都说奇瑞财大气粗,埋头造车,一点不研究市场,可现在的瑞虎5、艾瑞泽7明显有了自己的设计语言。反观比亚迪最近的几款产品实在有些偏离大众审美,如果说秦的线条太过凌乱复杂的话,那唐的外型实在难以用线条形容。当然,速锐、S7还是挺漂亮的。
车的外型设计带给消费者的直观印象很重要,就像我们去逛商场,如果一家店面的外观就很漂亮有感觉,那我想你一定不会介意进去逛一逛;但假如货品堆积在门口,连招牌都看不见,试问有多少顾客愿意消费呢?
比亚迪玩的转科技,却玩不转营销。
前半句是比亚迪的优势,后半句是比亚迪的痛点。作为一家拥有尖端混动技术的汽车制造企业,比亚迪本该有着出色的市场销量。然而目前的乘用车销量榜前列却难见比亚迪的身影,销量不好的原因除了设计,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比亚迪的营销有问题,说难听点就是会造车,不会卖车。
营销看似简单,打打广告,做做活动,只要肯花钱就没有做不好的品牌,但汽车行业的营销并不是花钱就能搞定的。大众讲技术,讲做工,丰田讲品质、讲可靠性,就连现代起亚都可以讲设计、讲配置,可比亚迪放着诸多行业领先的技术,就是营销跟不上,得不到市场的认可。
在这方面,比亚迪完全可以学学同样是“新手”的小米。小米从无到有,营销是看家本领。“小米,为发烧而生”,成功地向消费者传递了“我是技术派”的信息。买小米手机,不是因为我买不起苹果,而是因为我专业,我发烧,我懂手机,我玩得转高新技术,所以我买小米。
比亚迪完全可以搞拿来主义嘛。为什么我买比亚迪?不是因为车便宜,是因为我专业,我懂车,我是技术派,我是环保先锋,所以我买比亚迪。你不懂,你才去买什么大众、丰田、现代、起亚。这么干,逼格立马就高起来了。
孩子生太多,但没有一个真正的顶梁柱。
造成比亚迪现在的局面,并不是缺乏好产品,相反,很大程度是因为比亚迪旗下的车型太多了,导致孩子太多管不过来。我们可以大概数一数,在售的有F0、F3、G3、G5、L3、速锐、G6、思锐、S6、S7,还有新能源的秦、唐。虽然产品覆盖面是足够广了,但是真没几个拿得出手的。
当然,很多车型都是在比亚迪F3后时代逐渐推出的,本来是想依靠着F3的销量铺垫,逐渐推进各个级别的产品,先站住脚跟,再循序渐进,却没想到一路走下来学成了奇瑞“多生孩子打群架”的路子。可人家奇瑞背景深啊,有钱忒任性,人家敢搞正向开发,咱不敢啊,还是慢慢先做好自己吧。这一点可以学学长城壮士断腕,主动放弃家轿产品,全力发展哈弗品牌,疗效现在来看还是挺不错的。
技术上的自负,造成了比亚迪有些盲目扩张。或许比亚迪真的可以凭借自己的技术在短时间成为行业的领头羊之一,但句说实话,现在的汽车行业竞争残酷,对于比亚迪这种潜力巨大的对手,人家巴不得你盲目自信,才好趁机把你干掉。
对于发展中的比亚迪来说,太过执拗显然是不可取的,一条道走到黑的结果肯定会碰壁。有实力,也得全方面发展,瘸一条腿想走得远,总归是难了一点。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