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维修管理新规 车主可自主选择维修点?
车主可自主选择维修点 业内人士分析:新规看上去很美,但是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
买车容易养车难,不少车主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车子三年质保,但4S店的保养比较贵,不去又怕被脱保,无奈之下只能在4S店保养。不过,随着近日发布实施的《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的决定》,车主维修车辆有了政策保障。
但是新规能否顺利实施?实施过程中又会遇到哪些问题?导报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进行分析。
新规:维修成本有望降低
8月26日,交通运输部正式发布关于修改《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的决定。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第五条规定:“托修方有权自主选择维修经营者进行维修。除汽车生产厂家履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汽车质量三包责任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指定维修经营者。”这意味着车主不去4S店保养维修,也同样能享受汽车“三包”权益。
采访中,导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大部分的4S店在售后保养只提供原厂配件。车主梁小姐告诉导报记者:“买车的时候想装导航,4S店提供的原厂导航要4000多元,但功能一样的导航在外面的汽修店只要2000多元。但是,如果到外面装,以后4S店就不负责质保。”对此,新规中特别增加了一项条款:“车主、维修经营者可以使用同质配件维修机动车。同质配件,是指产品质量等同或者高于装车零部件标准要求,且具有良好装车性能的配件。”这也意味着车主可以选择一个质量差不多的配件进行更换,而不再拘泥于原厂配件。
市区一家汽修厂的工作人员告诉导报记者,通常情况下,任何一款车在维修店维修保养都会比在4S店做更低。而新规定实施后,同质配件的出现,将有效降低消费者的养车成本。
分析: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
按照新规定,未来,消费者在汽车维修方面将拥有更多的自主权,维修费用也会大大降低。但是,不少业内人士却表示,新规看起来很美,具体实施起来却有一定难度。“在没有很好的规范或指引之前,我想这个新规定实施起来会有难度。”“毕竟外面的维修店水平参差不齐,消费者也没有技术水平去甄别。若对方的操作不当,很容易引起质量问题。因此,4S店自然不承担相应的质保责任。”漳州通海汽车城雪佛兰售后站长耿艺敏告诉导报记者,目前汽车售后市场管理混乱,很多零部件缺乏行业规范,以次充好。有些汽修店资质也不过关。对专一车型的电路不了解,车主如果贸然从4S店转往汽修店,恐怕维修质量难以保证。新规要全面施行,要等到建立起汽车维修零部件追溯体系,汽车配件有了统一的认证,并且车主还要提供在外维修的汽修厂的资质证明。如此一来,才能够追根溯源,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不少车主表示,在有厂家授权的4S店维修保养肯定更让人放心,前提是4S店能够提高服务质量、把价格降至合理位置。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