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双安全之眼 安全超感&Eyesight系统
自动驾驶必定是未来汽车的方向,若干年之后,司机这个角色肯定会变得可有可无,路上所有的移动工具都会有条不紊地,根据预设目的地高速移动。而且最重要的是,每年的交通意外数字也只会停留在个位数字。
虽然这种美好愿景暂时还未能实现,不过众多汽车厂家如今已应用在量产车型上的众多高科技配置,已能从中看出端倪,甚至可以说已是实现半自动驾驶的雏形。尤其是近期体验过这两个品牌的智能主动安全控制系统后,越来越认可自动驾驶对于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系统以及 Subaru EyeSight 驾驶辅助系统都是同类配置中的佼佼者,已完美地整合了各自众多主动安全电子系统的功能,但两套系统无论是硬件配置,或者软件功能等,还是有着细微差异,大家可从以下内容中看出两者的针对性是各有不同。
慧眼 + 雷达波 vs 察言观色的双眼
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系统的硬件采用了置于车辆前格栅内部的微波雷达,和置于前车窗内的单眼摄像机两种感应器,两者再进行有效的分工。微波雷达可以检测对象物体的位置和速度,还可以感应到电波反射率较低的行人,而单眼摄像机则可以有效识别前方行人或车辆等对象物的属性和体积大小,两种感应器得出的结果,融合后大幅度提高了车辆对外界环境的感应能力。
Subaru EyeSight 驾驶辅助系统的硬件则有所不同,通过两个类似人眼一样的摄像头 , 同样可以对目标对象进行有效识别,并可立体地掌握环境状况,从而准确识别出多个对象物体距离、形状、移动速度等。而且更出色的是,这双立体摄像头具有识别物体颜色的功能 , 能够对刹车灯做出识别,对于使用跟随功能时更有帮助。
同为驾驶好伙伴
Honda SENSING 系统除了采用两种不同类型硬件收集数据外,也具备了强大综合信息处理能力。因为除了处理这些已感知到的外部环境信息外,系统还能判断识别出驾驶者的操作意图和车辆状态,而根据这些综合信息对制动、转向等进行精确地协调控制,使车辆保持最佳车速、车间距和行车路线。并与迄今为止已经搭载应用的盲点显示(Lanewatch)、盲区监测等侧方安全辅助功能,和倒车出库辅助、后视广角摄像等后方安全辅助功能相结合,从而实现了包括预防事故发生和避免事故伤害在内的安全驾驶辅助功能。
Subaru EyeSight 系统同样是通过立体摄像头快速准去地识别外界状况,系统综合各项信息后,能够尽早地对油门和制动进行主动干预,简单地说就如同有位经验丰富、技术出众的司机无时无刻用双眼帮你眼观六路,把守着最后一道安全关,让你可更顺畅安心地进行驾驶。
目的相同的细致功能
使用了上述硬件和软件配置后,Honda SENSING 系统可实现的众多主动安全功能。
碰撞缓解制动系统(CMBS)(行人 / 车辆感应):
通过微波雷达和单眼摄像机,感应并识别前方车辆、对向车辆和行人。当逐渐接近可能发生碰撞时,分别以声音和仪表显示、轻微制动至强力制动的渐进方式,去避免碰撞或减轻伤害。
车道偏移抑制:
通过单眼摄像机检测车道两侧的行车线,当车辆可能偏离车道时,通过方向盘振动和仪表盘显示进行提醒。同时系统将辅助实施转向操作令车辆回到正常车道。而当出现较大幅度偏移车道时,系统将施加制动,以防止车辆产生更大偏离。
带低速追随 ACC 及车道保持辅助 LKAS:
这两个系统互相协助,在定速巡航状态已可看成半自动驾驶,通过微波雷达和单眼摄像机的共同感应识别,检测自身车辆与前方车辆的距离和速度差进行随时调整,令车辆与前车保持预定距离。而低速追随模式下,更可在拥堵路况时自动跟随前车至停车并重新启动起步。
车道保持辅助则是通过单眼摄像机识别两侧行车线,辅助施加方向盘转向操作,使车辆始终保持在车道中间行驶。当车辆可能偏离车道时,系统会通过方向盘振动,提醒驾驶者进行操作。
虽然在主动防碰撞功能上大致相同,但 Subaru EyeSight 系统也有着独特的细致功能。
防碰撞制动系统(PCB):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发出警报,并可以主动参与制动。通过立体双摄像头识别出车辆前方的各种车辆或行人等目标,并精确获得与各个目标之间的距离信息,方便对车辆或行人进行及时避让。
全车速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CC):
同样是有赖双镜头系统的识别,无论在高速路况行驶或是拥堵路况下,都可正确识别前方车辆的行进状态,控制自身车辆的速度,进行自然流畅的车辆跟随。
起步油门误操作预防系统;
根据双摄像头的识别以及车辆雷达监测,采取主动刹车等功能,防止司机在起步时误操作油门,而带来的车辆损坏。
警报与提示功能:
当驾驶员因疲劳驾驶或注意力分散时,如果车辆发生摆动、偏离车道等情况时,EyeSight 驾驶辅助系统会发出警报与提示来唤醒驾驶员。
扩展阅读:
用数据事实证明该类系统的效果
由于 Subaru EyeSight 系统推出市场更早,因此由其作出的事故发生统计数字,可以说更具参考价值。
搭载了斯巴鲁驾驶支援系统 EyeSight 的车辆与没有搭载该系统的车辆相比,在每 1 万台车中,碰撞事故减少了约 8 成、对行人伤害事故减少了约 5 成。
在每 1 万台搭载了 EyeSight 系统的车辆中,发生事故的车辆为 61 台(总数为 1,493 台)、没有搭载该系统的车辆每 1 万台中,发生事故的车辆为 154 台(总数为 741 台)。
其中,在对行人的伤害事故方面,搭载了 EyeSight 系统的车辆每 1 万台中有 7 台(总数为 176 台)、没有搭载该系统的车辆每 1 万台中有 14 台(总数为 67 台)。
结合相关数据可以看出,搭载了 EyeSight 系统的车辆与没有搭载 EyeSight 系统的车辆相比,每 1 万台车辆的事故发生总数减少了 61%、对行人的伤害事故减少了 49%、车辆碰撞追尾事故减少了 84%。
Subaru EyeSight 系统也有局限之处
尽管 EyeSight 系统功能强大,但厂家也承认驾驶辅助系统并不是自动驾驶装置,而且系统判断的准确性 , 也无法与人类完全一样,因此在驾驶时不能过分依赖此系统。
斯巴鲁厂方总结了以下几项经验,反映出这些是影响 EyeSight 系统正常工作的因素,相信这也是同类型系统将要面对而尚未解决的问题。
1、 在识别范围之外飞入的物体,或者在视野有障碍时。
2、 逆光及夜间、雨雪天气等恶劣天气状况。
3、前挡风玻璃有污迹、多云、倒影等情况下。
4、轮胎气压不稳、磨损严重以及安装不档时。
5、结冰及积雪路面、湿滑路面等情况,对自适应巡航和制动有很大影响。
6、夜间不易察觉的行人,很大机会延迟防碰撞系统的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