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34.90万 宝马1系三厢价格预测

一猫汽车网   2016-11-26 16:55

­  自从去年广州车展宝马的 Compact Sedan 概念车首次亮相,我就一直期待其量产版—— 1 系三厢版何时会出现。足足 1 年之后,终于在本次车展看到其真容。但我在实车面前驻足的时间不长,除了人太多的缘故之外,还因为我对这款华晨宝马生产的 1 系三厢版(下称 1 系三厢版)已经了如指掌。

­  并不是我提前试驾了这款车,而是它的确比较容易"读懂"。UKL 平台的首款紧凑型三厢轿车,这个定义似乎已经把这台车解析得七七八八。因为中国汽车市场的特性,注定这款车会被价格捆绑。

­  所以,我并不想花过多的笔墨去介绍诸如外观内饰这些套路化的东西,反而单刀直入谈价格似乎是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既然要探讨价格,必须解决这些问题:1、这车的最大优点在哪里;2、如何定价才能让优点最大化。

­  猜价格之前,先读懂宝马再说

­  在消费者角度,一款车该卖多少钱,取决于它能提供什么。一款不讲究空间的 SUV 是不值钱的,同理,一台不讲究操控性能的宝马也是不值钱的。也许有人会对前驱、3 缸的宝马表示怀疑,认为这会让宝马丢失灵魂。但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这些所谓的怀疑完全是多余的。

­  记得之前试驾新款宝马 X1 时,我也是怀着忐忑的心情,脑补着三缸的平顺性会如何差,前轮驱动会否产生推头等问题。但当真正扶上方向盘的时候,依然是那种熟悉的紧绷感,油门的响应依旧灵敏。在走过市区、高速等路段后,我不自觉地把机械结构的问题抛诸脑后。

­  实际驾驶感受远比数据更重要的,在宝马的车上你会更深刻地体会到这点。如果你刻意对比的话会发现,宝马各款车型的动力数据都不是最好看的:320Li 低功率版只有 184 匹马力,而最新 A4L 2.0T 低功率车型已经达到 190 匹;凯迪拉克 ATS-L 高达 279 匹的动力也远超宝马 328;再往高端去看,宝马历代 M3 的动力输出也逊色于同期的奔驰 AMG 和奥迪 RS 同级车型。

­  一个标榜运动的品牌,其动力数据理应比对手们更好才能对得起"运动"二字。但宝马一直以来都不擅长在数据上做文章,反而是在悬架系统、转向系统上做得比对手更精湛,给人一种一开就知道宝马的感觉,这才是宝马立足于车坛的资本。

­  说了那么多,其实是想让大家知道,少了一个缸、或者前轮驱动,对于宝马来说并不是致命的,对驾驶感受的妥协才是灵魂的丢失。显然,纵横车坛百年的宝马,不会轻易丢掉自己最珍贵的东西。所以在 1 系三厢身上,依然能体会到那种"开宝马"的感觉,而三厢 Sedan 的定位,会让这种感觉进一步凸显。因为它不是 3 系、不是 X1,不需要背负体现所谓豪华感或者空间感的任务。宝马只需在有限的平台内,打造一款既亲民又好玩的紧凑型车。

­  说到这里,你还会为 3 缸、前驱这两个老梗而耿耿于怀吗?如果把这看开了,你会发现,1 系拥有比同级的 A3 更多玩味。在品牌价值、尺寸都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你是否会愿意为 1 系三厢付出更多的金钱?

­  车型 宝马 1 系三厢版 奥迪 A3 三厢版 奔驰 CLA

­  长度(mm) 4456 4462 4673

­  宽度(mm) 1803 1796 1777

­  高度(mm ) 1446 1421 1417

­  轴距(mm) 2670 2629 2699

­  想抢占下游市场,没什么比价格更重要

­  三大豪华品牌在中型以上级别车型已经进入了拉锯态势,紧凑型车领域才是新的战场。虽然进口两厢版 1 系早已面世,但在三厢紧凑型车领域宝马一直处于空白状态。相比于今年面世的新 7 系以及新 X1,全新面世的 1 系三厢的战略意义显得更加重要。

­  然而,对于宝马来说,打造一款紧凑型三厢车难度其实不高,有了在新 X1、2 系旅行车上的经验,有很多东西都可以照搬到 1 系三厢身上,唯一要花点心思的是驾驶感受的打造,但这对于宝马来说更是强项。因此,在宝马眼里,1 系三厢能否成功,没什么比定价更为重要。

­  参考 1 系三厢目前的最直接对手,奥迪 A3 的官方售价为 18.49-28.10。而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1 系三厢会比 A3 贵还是便宜?

­  话题十足却不失调性的价格

­  上面我们也说到,1 系三厢比 A3 多出的优势是宝马特有的驾驶感,面对日后或将国产的奔驰 CLA,这点优势依然会存在。凭借这点,我们不妨大胆地猜测,1 系三厢起售就会比 A3 贵,也就是高于 18.49 万。

­  但它的劣势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乘坐空间过于狭隘、内饰造工没有豪华感。第二点已经在同平台的新 X1 上露出马脚。1 系三厢是一款战略性车型,打市场的任务是不能丢的,如何凸显优势隐藏劣势是营销过程中最需要考虑的。若起售价高于 20 万,人们对其缺点的挖掘会更狠更直接;但若以 20 万以下的售价示人,或许能提高人们的心理满足感——十多万就能买宝马,这不是很大的话题吗?

­  由此看来,1 系三厢的起售价就比较清晰了,高于 18.49 万又低于 20 万,很自然会想起 19.50 万这个数字。而为了精益求精,我决定进一步猜测小数点后面的数字。不过,深究下去发现,千百位数的价格似乎无从考究,唯有参考同平台的国产 2 系旅行车以及新 X1,前者起售价为 23.69 万,后者为 28.60 万,所以我们姑且把 1 系三厢的起售价定在 19.60 万。

­  那么顶配车型的售价如何?据目前掌握的消息,1 系三厢的顶配车型为 125i,搭载一台最大马力高达 231 匹的 2.0T 发动机,配套爱信 8AT 变速箱。估计 UKL 平台上的各种高端配置都会被搭载上,另外,宝马未来也将会在其产品线上大量普及 UKL 平台车型,1 系三厢估计是一款最核心的车型,所以顶端售价略高是很有可能的。

­  而考虑到两款同平台车型的顶端售价(2 系旅行车:33.19 万、新 X1:43.90 万),以及 320Li 的顶配售价(39.38 万),1 系三厢的定价或会设在 34.90 万,既体现出主力紧凑型车的地位,又不会危急到热销车型的销量。

­  至此,19.60-34.90 万是我们对 1 系三厢的初步估计。除了面对 A3 的直接竞争之外,还有一大堆非豪华品牌的中型轿车需要侍候。说实话,宝马的压力也是挺大的,但在轿车领域,因产品的同质化较大,而且溢价能力不如 SUV,终端的优惠幅度会比较大。目前奥迪 A3 在市场上普遍有 2 万以上的优惠,参考宝马 3 系以及 5 系的优惠情况,估计 1 系三厢会有比 A3 更大的优惠。由此下来,终端售价或许会与 A3 持平。这么看来,你会选 A3 还是 1 系三厢?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中国最热销的商务车:上汽通用别克GL8 10万
  • 一汽等四家车企召回近40万辆汽车
  • 7月汽车销量188.9万辆 同比下降4%
  • 1至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保持高速增
  • 销量增库存涨 汽车市场“虚火”旺?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