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了1.5T发动机,杰德就能重回主流了吗?
在销量顶峰时,杰德可以卖到 7,541 辆 / 月,凭借领先的造型、独特的 4+α 模式,鲜艳的色彩,曾在当时吸引了相当多的用户关注。
不过,这个势头没有持续太久,自 2015 年以来,杰德的销量在持续波动中下滑,今年 1-10 月累计销量仅有 26,781 辆,同比下滑 34%,和整个东风本田近 50% 的销量增长相比,显得有些另类。明年 1 月 5 日,东本将推出全新(Facelift)杰德,首次引入 1.5T 发动机,换了发动机之后,杰德能再现往日的辉煌吗?
童济仁汽车评论 丨老任、上善若羽
在今年广州车展期间,东风本田展出了新款杰德的外观,工信部的信息也显示,这款新车将搭载 1.5T 新的动力总成,用于弥补之前仅有一款 1.8L 发动机的不足。但有趣的是,东本并没有公布新款杰德的内饰。
▎ 4+2 车型遇尴尬,新杰德还需要 6 座吗?
杰德自 2013 年 9 月上市以来,推出 5 座和 6 座两款不同车型,其中六座采取了 2+2+2 的座椅布局,在这样一辆 4.66 米长、轿车风格的 MPV 身上,三排座椅布局确实少见。不过,当年的"卖点",如今却成了消费者选择时的"痛点"。
但从近两年各个论坛的反馈情况看,6 座版车型的排产和实际销售,也并不尽如人意。缺少备胎、第三排座椅打开后,后备箱空间几乎为零的设计,并没有吸引到当初设定的那个消费人群。
近两年杰德销量的变化,和奥德赛、艾力绅这两款本田 MPV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为本田品牌的车型,价格更高、尺寸更大的两款 MPV,销量持续增长,在今年已经成为细分市场仅次于 GL8 的两款合资 MPV。相比之下,类似杰德这样更小尺寸的 MPV 产品,却很难兼顾 6/7 座时第三排乘坐的舒适性,以及相应的装载能力。
自上市以来,杰德每月销量变化曲线
另一个显著的市场变化在于,在比杰德略低的价格区间内,5 座大两厢 A 级车消费的快速崛起,从朗行开始,到如今朗行、昕动、桑塔纳浩纳、高尔夫嘉旅、蔚领等车型的不断推出,仅在今年 10 月,VW 和 SKODA 两个品牌,在中国市场就卖出了超过 2 万辆 A 级大两厢车型,本土品牌类似产品的销量,也在快速增长。
在这个 A 级车市场的新门类里面,不管你叫它"大两厢"、"旅行车"还是"跨界 A 级车",越来越多的年轻用户,在购买十几万价位的轿车 /MPV 时,会把"装物能力"放在"载人能力"之上去考虑。
第三排座椅使用时,杰德的后备箱甚至放不下一个书包
真正的 6/7 座需求有没有?答案当然是有的,尤其在限牌、限购的一二线城市,这类需求也在快速增长,只是"增量"转到了 30 万左右的中大型 7 座 SUV 和类似奥德赛、GL8 这类更大尺寸的 MPV 身上。这属于消费升级的一部分,我相信未来大众 6 座版的 Teramont 也会热销,但不会是 6 座版的杰德。
这一点,在国内 MPV 市场的销量数据上,也可以体现。例如在 15-20 万价格区间,热销 MPV 相对比较固定,体量小、销量也趋于稳定。在市场环境方面,杰德如果仍作为一款 MPV 车型去卖,并没有太多"借东风"的基础。
这就带来了一些问题,新款杰德 1 月 5 日上市时,还会继续推出 6 座车型吗?还会去把自己放在 MPV 这个细分市场吗?如果借助这次 Facelift 的机会,可以用新增 1.5T 发动机和外观内饰的优化,重新定义杰德这款车型的消费人群,不再聊 4+2 的故事,也许,杰德还会有一个"重回巅峰"的机会。
▎ 1.5T 带来更多潜在用户?
由于是 Facelift(改款),新款杰德不会出现"大刀阔斧"的变化,无论外观还是内饰。《童济仁汽车评论》认为,新增 1.5T 的发动机,会给杰德带来更多的潜在用户,不同配置车型的定价策略上,也可以增加灵活性。
外观方面,新款杰德的前脸设计有所改变,前进气格栅融入了镀铬装饰条,车头 LOGO 调整为前格栅正中的位置。同时,LED 前大灯的应用也给人感觉更具有科技感。此外,新款杰德在车尾部分增加了新的镀铬装饰条,并配备有双边共两出排气布局,以求打造更强的运动感。
尽管东本没有公布全新杰德的内饰,但相信受制于改款的模具限制,不会和现款车型有太大的差异,原有的内饰风格仍将保留,重点会在舒适性、科技配置方面有所提升,不过,消费者期待的全景天窗可能不会出现。这也是因为改款,整车平台设计不会做大的变化。
动力方面,新款杰德除了将继续搭载 1.8L 发动机之外,还将新增型号为 L15BF 的 1.5T 发动机,该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 156 马力(115 千瓦)。值得注意的是,这款发动机与思域 1.5T(型号为 L15B8)有所不同,功率少了 21 马力,加上整车尺寸更大一些,杰德仍将以主打实用为主,不会因为新增了 1.5T 发动机,转而强调运动特征。
▎价格预测?如何定位比定价重要得多!
目前东风本田尚未公布新款杰德的配置,所以新款杰德的定价策略,更多是基于已曝光信息的猜测。《童济仁汽车评论》认为,东风本田的定价策略一直是参照自身大于参照对手,从早期的思域到近来的竞瑞,都采取了这种方式。
毫无疑问,经过 Facelift 和配置升级后,新款杰德在产品力方面将会有所提升,按照东本固有的思路模式,新车官方价格方面应该不会松动太多。未来主销的车型因该是以 1.5T 的五座车型为主,1.8L 车型会逐渐淡出主销车型行列。
之前在售的杰德,全部为自动挡车型,预计新款上市后,也不会增加手动车型。今年东本产能较为吃紧,热销的 CR-V、XRV 和思域三款车型,占到了东本 70% 的产能,在东本新增产能到位之前,杰德卖多卖少,对于东风本田本身而言,也没有太直接可以在销量上体现的作用。所以,指望新款杰德推出,价格会下调多少?《童济仁汽车评论》认为,这没有实际意义。
对于东本而言,重新找好杰德的定位,远比定价重要得多!借助新款杰德的推出,东风本田希望这款车在市场上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定位,消费者才会买单?原先 4+2 的灵活空间 MPV 肯定不合时宜。
《童济仁汽车评论》认为,杰德可以借助产品推出 Facelift(改款)的机会,适当下调杰德入门产品的价格区间,重新树立起"最美的大空间五座轿车"口碑,回到轿车市场,参与到如火如荼的 A 级大两厢产品争夺战中,在 15 万左右的价格区间内,杰德拥有同级领先的外观设计优势、超大的后备箱空间、以及本田这两年不断积累的用车口碑。找到更大的市场,更好的定位,比定价更重要。
如果胆子再大一点儿,可以推出订单化生产的"四座"车型,看看这个细分市场,有没有潜力可挖。
▎跳出 MPV,杰德的卖点会更多!
从产品布局上看,东风本田已经完成了 12-25 万的两款 SUV 布局,7-26 万的四款轿车产品布局,以及一款 25-30 万价位,卖得还不错的 MPV。对于单一品牌车企而言,这是一个利润和销量可以很好兼顾的产品线布局。
东本今年前 11 个月的销量中,有 70% 来自于两款 SUV 和思域。其它三款轿车产品:哥瑞、竞瑞和思铂睿都没有进入主流市场,销量来源较为单一。新款杰德对于东本而言,在轿车市场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销量增长点。
本田品牌的一些特质,比如造型年轻化、储物空间大、售后省心等方面,甚至本田车型易于改装的特点,都可以在杰德这款车上体现。国内 15 万左右预算的用户,买 MPV 车型的消费者越来越少,从途安到杰德、逸致等,还没有一款合资品牌的 MPV 产品,可以在这个价格区间拿下更多销量。
《童济仁汽车评论》认为,在国内新车市场,借助一款车型 Facelift(改款)的机会,对其进行"重定位"(relaunch),很多时候可以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极端的例子也许是 2014 年的斯柯达 Yeti,降了一个级别,但也摆脱了停产的命运,等新一代车型产品力全面提升上市时, 市场也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
事实上,杰德面临的市场情况也很类似,不具备 MPV 的实用性和尺寸,却挤入了这个市场,消费者变得理性的同时,杰德也错过了这两年国内五座 A 级大两厢车型快速发展的红利期。如果找准竞品,找好细分市场,也许新款杰德,会成为明年东风本田意料之外的收获。
还是那句话,如何定位,远比定价,重要得多!